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3年第15期
编号:13156164
血管闭合器+弹力粘贴绷带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8月1日 毕雪华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 探讨血管闭合器+弹力粘贴绷带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中止血效果及减少血管并发症、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意义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~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的患者406例,分为使用血管闭合器+弹力粘贴绷带止血组165例,对照组使用手工压迫组82例,只用闭合器组159例,在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对比。 结果 研究组在止血成功率、止血时间、并发症发生率、平均住院时间等的比率均优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 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血管闭合器+弹力粘贴绷带止血,能大大缩短患者止血时间、卧床时间,住院时间和减少血管并发症,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[关键词]血管闭合器;弹力粘贴绷带;介入治疗;止血效果;血管并发症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543.5 [文献标识码] B [文章编号] 2095-0616(2013)15-106-03

    近年来随着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发病率的上升,冠状动脉造影(CAG)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(PCI)治疗在我国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,由于股动脉相对具有直径大、弯曲少、体表投影清晰,不易痉挛等解剖学优点,因此大多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,术后穿刺部位止血对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[1]。由于股动脉粗大,压力高,穿刺点又处于股关节部位,因此穿刺点的止血相对难度较大。经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的不当可造成出血、局部血肿形成、甚至由于压迫止血过紧出现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闭塞的严重并发症。传统的止血方法一般采用手工压迫加弹力绷带方式[2],PCI术后传统的手压止血方法要求患者严格卧床、弹力绷带“∞”形加压包扎,患者感觉腹部强烈压迫感,术侧肢体制动,易导致患者腰酸背痛,同时又担心穿刺点出血,其痛苦程度甚至超过手术本身,从而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。绷带加压过紧或时间过长,容易造成肢体血流减慢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